【猕猴桃树价格网】■记者 秦艳华 林群心
9日,微风轻拂,在绿意盎然的龙溪山果园里,一顶顶黑色的遮阳网下,伞状的绿藤上悬挂着鸡蛋般大小的猕猴桃。这个散发着诱人清香的水果基地,是石柱镇前阳村村民杨毅花费4年时间精心栽培管理的成果。
“一般来说,成熟的猕猴桃糖分在五六度左右就可以采摘食用。这里的猕猴桃糖分可达到16度以上,所以口感很好。” 市林技推广中心主任应尚蛟认为,杨毅能种出“好”水果,一靠选种,二靠技术和管理。
“农商结合”发展休闲采摘游 对于种植猕猴桃中遇到的难题,杨毅直言不讳地表示,有太多的辛酸往事。若没有农业、林业技术部门这一坚强后盾,多年从商盈利的40多万元反哺农业后,可能化成泡影。
多年来,杨毅办厂经商,收入稳定。4年前,他承包了100亩山地,准备以商养农开发多元化经营,继而走“农商结合”发展休闲采摘游新路。
从选种到种植,杨毅花费了大量心机,先后多次走进市林业局咨询,再到省农业厅了解情况。
2009年,在林业局的指导下,杨毅以每棵25元的价格,购进了5万多元4个品种的猕猴桃苗种,开始了20亩基地种植探索路。
为了掌握种植新技术,杨毅还专门到四川猕猴桃种植基地学艺。没想到,经过精心准备,首年引种的苗木还是出现大面积死亡,直接造成经济损失3万多元。
“看着一夜间被冻死的苗木,我心如死灰,想到了放弃。”杨毅说,那场揪心的往事至今铭记在心。
事发第二天,市林业局林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员立即上门了解情况。“根据判断,苗木被冻死亡。”那一年,杨毅度过了较煎熬的日子,每天看着空荡荡的果园直皱眉头。
第二年,有了经验后,一家人时刻关注天气预报,得知冷空气消息,赶紧为补栽的小苗铺上稻秆当被子,然后施用从丽水购买的鸽子粪有机肥,力争挽回损失,早日让果树茁壮成长。
技术人员隔三岔五的上门指导,也让杨毅信心倍增,经过3年的试验和发展,该片果园已成为我市猕猴桃种植研究示范基地,并通过指点,研究“套袋”等培育方式,探索猕猴桃的丰产技术,提高了猕猴桃的产量和质量。
“管理难,种植成本高,要想种好猕猴桃并非易事!”杨毅看着眼前的 “摇钱树”,脸上乐开了花。
前段时间,四川老师专程带领东阳果农,到园里参观学习取经,这更让他坚定了发展的信心。“东阳同年种植的果树还未爬上网架,啥时结果还是未知数,要看管理效果,种好猕猴桃,难!” 开花到结果无需用农药 8月中旬,林业技术人员上门测定评估后,杨毅的果园首次开门迎客。
“单株平均产量在20个左右,较多的一株结了135个猕猴桃。” 应尚蛟说,第一次挂果100多个,实属罕见。从目前的情况看,这片猕猴桃的长势不错,平均亩产150公斤,较多亩产量达500公斤左右,如果明年管理到位,产量有望翻倍。
自从猕猴桃成熟的消息不胫而走后,城区几家大水果店已经要求订购了。按照现在的市场价,一公斤猕猴桃可以卖到50元左右,按精品包装销售,每个卖5元。
果树产量较高、效益好令果农高兴,而从开花到结果没有施过农药的种植模式更令杨毅引以为豪。
“猕猴桃果色、果形基本达到预期,营养价值高,很少遭受病虫害,基本不用农药,克服管理难问题后,是不错的致富产品。”杨毅说,经过4年摸索,他基本掌握了猕猴桃的种植和管理技术,学会了育苗技术,种了2万多棵苗种,下一步还准备成立合作社,与志同道合的村民一起,开拓猕猴桃朝阳产业。
今年,面对纷至沓来的游客,杨毅信心大增,在做好田间管理的同时还准备拓种新品,以便错开、延长猕猴桃采摘期,建起冷库提高产品附加值,把承包的100亩果园发展农业,“农商”两条腿走创富路。
据悉,杨毅种的这片猕猴桃果园是永康目前较大的猕猴桃基地,2009年后,市林业局已对猕猴桃种植技术进行示范推广。目前,全市共有猕猴桃示范基地200多亩,部分基地猕猴桃已成熟上市,市民可品尝到本土种植的“绿色”水果。
猕猴桃是“维c之王”
猕猴桃有水果“维c之王”之称,口感鲜美、营养价值极高,一直深受人们喜爱。
猕猴桃原产于我国南方,因猕猴喜食,故名猕猴桃;亦有说法是因为果皮覆毛,貌似猕猴而得名。因其维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,一颗猕猴桃能提供一个人一日维生素c需求量的两倍多,被誉为“维c之王”。
其中,红心猕猴桃好吃、无毛,营养丰富,有抗癌、治痔疮等效果,且果树抗病性强,从开花到结果无需一点农药,俗称无危害水果。